暴殄天物意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自哪里

暴殄天物意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自哪里

暴殄天物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其意义和出处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个成语的拼音为bào tiǎn tiān wù,字面意思为“残害和糟蹋天生的万物”。它原本指的是对自然资源和生物的任意破坏,后来引申为对物品的不珍惜和随意浪费。

成语的来源

暴殄天物最早出现在《尚书·武成》中,句子为:“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这句话描述的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的奢靡与残暴。他在位期间,过度挥霍国家资源,建造奢华的酒池肉林,最终导致民众疾苦和国家覆灭。商纣王的行为被视为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暴殄天物”成为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谴责。

暴殄天物的意义

成语中的“暴”字意指残害、糟蹋,而“殄”字则表示灭绝、消亡。结合起来,“暴殄天物”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浪费,更强调了对自然和生命的不尊重与破坏。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知珍惜、肆意挥霍的人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相关用法与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暴殄天物”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奢侈浪费、不知节制的行为。例如,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既有许多值钱有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暴殄天物。”这句话生动地反映了对珍贵事物的不当使用和糟蹋。

“暴殄天物”与“挥霍无度”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事物的破坏与不爱护,而后者则强调缺乏节制的消费。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时,应当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以免重蹈历史覆辙。通过理解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暴殄天物意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自哪里
本文地址:http://xncswj.com/show-72643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