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

现在的职业学校有很多,每个学校的招生专业也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在报读学校的时候去了解一下学校,看看学校的招生专业有哪些,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为此有同学在咨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招生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招生专业专业名称:新闻学修业年限:四年培养层次:本科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人才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是为满足新闻、宣教及文化传播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大学本科专业。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新闻与文化传播理论与知识,掌握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新闻、文化传播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文化传播的政策法规,能够在新闻、出版、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宣教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情况近一年来,在教学方面,瞄准专业发展前沿,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同时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以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中心的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新闻学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团队三分之二以上教师均为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主要成员均入选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简介宋晖: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自2004年起,一直承担新闻学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中国新闻史、广播电视新闻学、舆论学等课程。

并在《国际新闻界》、《人文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论文被《新华文摘》摘编,被人民大学复印作为相关教学资料,出版独著、合著学术著作4部,副主编、参编教材2部。

课程设置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主要设置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传播、新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课程。

就业领域、就业前景及就业情况新闻学专业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

依托工会强有力的媒介资源以及学校下属的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中国工人》杂志和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探索实验教学,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新闻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三百余人。

每年毕业生约有10-20%选择继续深造,学生就业反馈良好。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简介李阳,2012届毕业生。

现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研究生。

林培源,2012届毕业生。

现在获澳门大学攻读研究生。

盛毅韬,2012届毕业生。

在本科期间即发表学术论文,现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研究生。

通过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网站内的在线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继续关注特招网来了解学校的更多资讯。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文地址:http://xncswj.com/show-43694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