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下是文章的重点句子及其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重点句子及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原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原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原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翻译: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

原文:初极狭,才通人。

翻译: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原文: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翻译: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原文:鸡犬相闻,其乐融融。

翻译: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生活和乐融融。

原文: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不再出去。

原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翻译: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

原文: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原文: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却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文意理解

《桃花源记》通过渔人的偶然发现,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从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在村中做客,到最后离开和再寻桃花源,一系列事件展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与对外界变化的无知。尤其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句,更是体现了桃花源中老幼安乐、生活幸福的理想状态。

陶渊明通过这一作品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桃花源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追求。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本文地址:http://xncswj.com/show-3618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